《红楼梦》究竟写了多少人物



原文出處 上海师范学院学报
原刊期號 198202
原刊頁號 25-28
複印期刊 198207
年份 1982


 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不妨先看一看《红楼梦》里对书中人数是怎样说的:

  (一)第五回里,宝玉对警幻仙姑说:“我们家里,上上下下,就有几百女孩儿呢。”

  (二)第六回里,作者写道:“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,人口虽不多,从上至下,也有三四 百丁。”

  (三)第六十七回里,凤姐丫环对尤二姐说的一段话里,提要荣府中“上下几百男女”。

  (四)可是第五十二回里,麝月对坠儿娘说了一句“家里上千的人”,这是人口众多的成语 比喻。

  从作品几处所述,可知《红楼梦》里单荣府就有几百人,实举不易。其次,笔者搜集各家记述,重为核计,按发表时间,条列于下:

  (一)清嘉庆间,青浦诸联说:“总核书中人数,除无姓名及古人不算外,共男子232人, 女子189人(合计421人,原文中数字改用阿拉伯字,以下同)亦云伙矣。”⑴

  (二)约嘉庆间,上海姜祺说:“其于人焉,男子235,女子213(合计448人)。”⑵

  (三)咸丰初,镇海姚燮在《红楼梦人索》结尾说:“总计男282人,女227人,合计519人 。 ”⑶

  (四)同光间,寿芝编《红楼梦谱》,分类收入人名,笔者统计男子206人,女子192人,合 计398人。⑷

  (五)民国初年,星白编《红楼梦人谱》,笔者统计,收男子397人,女子324人,合计721 人。这一材料,下节专叙。

  (六)一九二○年,颖川红光编有《红楼梦人名表》共收人物470余人。⑸

  (七)一九四七年,赵苕狂编《红楼梦人名辞典》,收主要人物,各撰小传,计男子42人, 女子64人,合计106人。⑹此非总人数。

  (八)一九七三年十二月,北京师院中文系编《红楼梦人名表》,笔者统计,收男子235人 ,女子217人,合计452人。⑺

  (九)一九七四年四月,南充师院中文系编《红楼梦人名总表》,收男子323人,女子278人 ,合计601人。⑻

  (十)一九七四年七月,南京大学中文系编《红楼梦人名索引》,笔者统计,收男子282人 ,女子341人,合计623人。⑼ 综看上引材料,人数最少是421人,最多是721人。

  由于各家统计方法不一,版本依据又不同,所以得出的结论全异。如若评红文章要引据数字,将产生“未知谁确”之感。此外,在民国初年,兰上星白编了一部《红楼梦人谱》,在《红楼梦书录》及《红楼梦叙录》以及各家论文中均未著录提及,可证是一部稀见之本。⑽今简介其内容:

  (一)此书不分卷,清稿本四册,卷端署:“兰上星白手辑稿”,编者生平,初探未得,有 待再索。从卷末附抄民国二年《游戏杂志》中有关《红楼梦》材料,并记“星白录其全文, 不加删易,以资参观”。据这段文字看,当编成于清末民初。

  (二)内容分二部份,正文为《人谱》,后为《借音释略》,最后为《红楼诸美瘦词》,为 编者所作红楼人物灯谜一百另六则,《人谱》部份,区分为三十门类,笔者统计除互著者外 ,共收721人,人各为传,字数长短不一。有些评述材料不尽妥切。另列“撰红”, 记曹雪 芹 与孔梅溪二名。

  (三)此书中又收《红楼梦》所述及的古代帝王23人,古人115人,后妃18人,列女22人, 仙子24人,神佛47人,故事人物13人,计262人。此为过去未见有人专辑的材料。每人略考 其生平及传说。

  连上二者合计,共收985人,真可谓洋洋大观。 其人物统计分为三十门类,现将各门类人数加以分计(剔除互著的117人),依原次序列下:宁府8人、荣府11人、宗族31人、眷属15人。帝胄6人、范封12人、国戚5人、宫妃17人。男戚36人、女@①20人、勋袭31人、职员55人(内除去空衔如“九卿”等41条)、诰命1 3人。 闺阁25人、杂人57人、女杂18人、节义7人、姬妾18人、侍史70人,门客14人,阉宦10人 。仆隶66人、媛妇59人。医卜12人、匠工5人、男优4人、女伶15人、释道33人、方外41人,仙子(指警幻天)7人。----总计721人。

  《红楼梦》里究竟有多少人物?上面引述的数字各家不同,似难定择。笔者想弄清这个问题,决定试作新统计。基础工作,在历年阅读过程中,先以庚辰本作底本,逐回逐段地把人名材料作成札记,然后翻阅其他诸本,凡遇异文补注于旁,再全面检查前后记述的矛盾处,加以考订。此外,广览诸家表谱,相互核对,最后把人物归类,凡一人多名者并为一条。至于选定准则,自拟为:

  (一)有姓名的,不论生存与故世的均著录。

  (二)有称谓、职名而冠姓的,并人数明确的。

  (三)隐名人物可以从作品叙述的字句取名的。

  (四)从某一人物的亲属派生上可证存殁的人物而能列名的。

  凡属下列情况者不予计入:

  (一)有称谓而未计确数,且多处记载不易判别清楚的,如:丫环、小丫环、小厮、仆妇等等。

  (二)从诸种版本上对照分析或 属抄误的,如:贾代修等。

  (三)泛指某一方面人物,无确定人数者,如:救火军民等。

  (四)整组人物不详人数的,如:建造大观园工匠等。也有人数虽有,如秦氏丧中的僧道410人等不计入。

 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人名问题非常复杂,此文中不可能细述,而且稍一疏忽,即生遗漏。这个红楼人物的新统计,虽经复核,仍只能作为初稿以存。⑾

  先述总数字:

  (一)总计男子495人,女子480人,两计975人。

  (二)总计有名姓或有姓氏连称谓的732人,有称谓阙名或姓的计243人,两计与上数同。

  再将各类分计列下:

  (一)宁荣两府本支:男16人(内远祖贾复一人。以下括号内所列数字,即指上项(二)中的 第二种人物。此组为4人),女11人(3人),宁荣两府眷属女31人(11)。

  (二)贾家本族:男34人(1),女8人。

  (三)贾府姻娅:男52人,女43人。

  (四)两府仆人丫环73人,仆妇125人(53),男仆67人(21),小厮27人。

  (五)皇室人物:男9人,女6人。宫中太监27人(21),宫女7人。

  (六)封爵人物:男37人,眷属女14人。

  (七)官吏:有姓名及职名冠姓的计男26人,只有职称的38人,胥吏男3人。

  (八)社会人物:各阶层男102人(39),女71人(34)。医生男14人。门客男10人(2)。优伶男 6人(2),女17人(5)。僧道男17人,尼婆49人(35)。连宗男4人,女4人。

  (九)外国人:女2人。

  (十)警幻天上:女19人(12),男6人。总计:男495人,女480人,两计975人。

  以上的人名统计,有些情况需要说明:

  1、 《红楼梦》里写入的人物,实际不止975人。举一例以说,如秦可卿之丧的七七四十九 天中,请来的僧道,作品叙述合计有410人,丧中执事135人(应包括原有家人)。他例尚多。 如果从广义上说,《红楼梦》里写入了上千的人物,确是一幅无限广阔的封建“末世”巨型 画卷。

  2、 关于程印本后四十回中的新出现人物,经初检:有姓名或称谓冠姓,或称谓特殊的共计 52人(男40人,女12人),已列入总数内。至于泛指人物,如钦天监、宫女等等,计有88处, 均 不列入。

  3、 作品中写入了不少明代以前的古人,上节所提的《人谱》尚有遗漏,笔者按时代分析, 上古至周秦52人,汉魏六朝72人,隋唐五代46人,宋元24人,明代6人。总计男153人,女47 人,两计200人。此外,述及宗教里的神仙释道有50处,均不计入总数。至于警幻天上人物 ,系紧扣作品,故予计入。

  4、 作品中提及的无名丫环、小丫环18处,约35人;记无名的小厮20处,约有52人;还有几 组男仆如轿夫等等,其中有重复或难定人数的;官吏及社会人物的情况,也有不少泛指者, 这些都不计入总人数。

  5、 作品中有时记述某人故事,由于出诸不同身份者之口,产生多名,例如大观园后门小厨 房中的“柳嫂子”,就有:柳家媳妇、柳家的、柳五家的、柳五儿之母、柳妈、柳娘、柳婶 子等多种称谓,并计一人。⑿

  6、 诸种脂本,经互校人名,发现此有彼无,或人名改易的,经考订原稿应存的如“史鼐” 等,予以补列。凡由于版本异文,或同书中前后异字的人物,经考订后,即以一人计,如宁 国府都总管有:来升、来@②、赖二、赖升等不同写法。还有诸本人名在传抄中异字,如:贾 源、贾法,英菊、菊英(即英莲),@③官、药官等等,均以一人计。有些疑义的人物,如 娄氏为谁人之母,各本有不同叙述,今存人而不论。

  7、 在核对过去所编表谱中列入的人物,如寿芝的《红楼人谱》,列有贾荷、珊瑚等六名, ⒀经研究正好与相关人物配组,今暂补入,有待续证。还有旧红学书中记及的人物,如 “兼兼”,似为“兼美”之误,未予列入。

  8、 凤姐的女儿,究竟是一个还是二个?庚辰本第二十七回里叙述大观园里在芒种节“饯花神”情节,大家在园中游玩。其中叙及“且说宝钗、迎春、探春、惜春、李纨、凤姐等并巧姐、大姐、香菱与众丫环在园内玩耍,独不见林黛玉”。其他脂本此段文字相同。戚序原本亦为“巧姐、大姐”,有正石印底本上把“巧姐”二字贴改为“同了”。程本则改为“凤姐等并大姐儿”。第二十九回里,各脂本又出现“奶子抱着大姐儿,带着巧姐儿,另在一车”,大家去清虚观看打醮。可证凤姐有二个女儿。这句话,戚本石印时,“巧姐儿”三字贴改为“丫头们”。到了四十二回里才有凤姐嘱刘姥姥为大姐儿取名,因诞于巧日而取名“巧姐”。如何前面十五回已出其名?从凤姐女儿人数、名字的变化痕迹,可知雪芹最初设计要写凤姐有二个女儿,未知第几次改稿,决定并为一人,但旧迹未删尽,这倒给我们今天研究雪芹“增删五次”过程中,可探人物变化的重要线索。

  关于《红楼梦》中的人数核计与人名探索,从整部巨著看,有似“红海之一苇”,但从这 个小问题上可以回证作品中若干探究难解的重要关节。本文之草,为这方面提供若干新的参证材料,聊当一芹之献。


注释:
⑴诸联《红楼评梦》。
⑵姜祺《红楼梦诗自序》。
⑶姚燮《红楼梦类索》第50页,原注:警幻宫诸人另列,不入此数。
⑷寿芝编《红楼梦谱》,笔者剔各类互著重复数作核计。此承彭长卿同志提供抄本,附此 志谢。
⑸颖川红光编《红楼梦人名表》,原载上海《时报》1920年5月18、23、25、29日笔者存有剪报,因缺末段,故未区分男女。
⑹赵苕狂编《红楼梦人名辞典》原收入世界书局印本《红楼梦》卷末,共30页,分六类, 每类以姓氏笔划多寡为序。1956年香港广智书局有单行本。
⑺《语文教学》15期,附录,原说明443人,经分别重新统计,原记总数有误。
⑻南充师院中文系编《红楼梦教学资料选》。
⑼南京大学编《红楼梦评论》附录之三。
⑽此书笔者藏有传抄稿本。
⑾笔者编有《红楼梦人物考录》稿,此数字据正文“人名谱”核计。
⑿此据上述稿中的“别录”部份引录。以下有关材料同出于此,不一一注明。


字库未存字注释:
@①原字左女右渊去氵
@②原字左阝右上升下土
@③原字上艹下的